我是个非常爱哭的人。小学低年级有一天放学,同班的小朋友先出来,向我姥姥报告:“XX今天在班里哭了两场。”
初中的时候博客上流行点名游戏,有一个问题是“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”。我当时的回答大概是“哭。趴在宋宋的肩膀上哭。把她的衣服哭湿了就好了。”
直到高一的时候,我还是会在班里因为不开心而哭。某天第五节课阿张逗我逗得狠了一点儿,我坐下之后就趴在卷子上开始抽抽嗒嗒。铃声一响大家都去抢饭了,我两个义气的同桌也被我哭得没法子先走了。是大班长留下来劝了我好半天,最后还愣是让阿张给我道了歉。
最近几年不太在公共场合哭了,但还是会在亲近的人面前眼圈一红流下泪来。我想过这到底算不算软弱或者矫情呢?前后思量一下:不算。除开人不太会说自己坏话的原因,更重要的是我确实认为这是我自己最好的排遣负面情绪的方法之一。遇到困难的时候,有人去运动,有人去喝酒,有人去吃大餐。哭一场和这些比起来算得上经济实惠,效果也不差。
但夜哭这件事,我好像在谁面前都没提起过。熟悉我的人大概都会同意我心事重,心事重又不想表现出来,那就只有哭出去了。初高中的时候睡前会担心芝麻绿豆的小事情,我就会默默和自己说“哭一下吧,哭一下就好了”。于是哭上三五分钟,情绪化解,沉沉睡去。所以我第一次看到cry myself to sleep这种说法的时候,还觉得这一定是有人和我爱好相投,丝毫没想到什么悲惨孤独的场景。
最近几年各方压力袭来,毕业找工作读博士再加上“终身大事”,让人觉得像是踩在云上一样不安稳。这个假期里有一天老爸出差,我和老咪同睡大床。她在一边见周公,我在一边学黛玉,因为想到未来种种的不确定。
昨天晚上看到项目发来的邮件,想到新学期的课程、想到要和同学教授打交道、想到毕业之后的计划、想到可能的没人爱……哭了好久。平心而论,我从未遭遇过灭顶之灾,连让人夜不能寐的场景也极少,一定不太有人理解我为什么哭得这么频繁而理直气壮。眼泪当然不是解决之道,但它让我沉静下来,让我能够重回理智之地好好思考下一步。